福建新华发行集团开展“形象建设年”活动简报(第24期)
作者: 新华发行集团 |发布时间:2010-10-27 00:00:00
9月28日,集团全省业务技能演练活动在永安举行,集团公司副董事长王焕然,永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建榕,集团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各设区市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三明辖区县级分公司经理及各参演选手等共计120余人参加了业务技能演练活动。
此次演练项目有售书连续作业、熟悉图书、图书立体摆放,55位选手分别来自全省10支代表队,其中年龄最大49岁,最小19岁,他们在比赛中仪表端正、业务熟练、沉着稳健、敢拼敢创、发挥团队力量,给大家展示了良好的新华人精神面貌和业务技能。经过激烈角逐和公正、公平地裁判,最后在售书连续操作项目上三明代表队永安分公司葛红艳以1分35秒取得第一名,福州代表队福州分公司李欣以1分40秒得第二名,三明代表队三明分公司林荔姬以1分45秒得第三名。在熟悉图书项目上,福州代表队长乐分公司郑建鑫以熟悉267种图书取得第一名、漳州代表队漳州分公司洪羚和龙岩代表队武平分公司魏妍以熟悉200种图书取得并列第二名。在图书立体摆放项目上,各队选手们大胆创新,凝聚集体力量,发挥集体智慧,为大家创造出了各种精美绝伦的造型,集团总部教育书店林文珍设计的“扬帆启航”造型展示了集团员工齐心协力,敢在大浪面前勇往直前,谱写图书发行事业新辉煌的决心;厦门代表队厦门分公司吴秋月设计的“和谐”造型展示了新华书店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窗口的作用;莆田代表队莆田分公司林榕设计的“用心筑起知识的桥梁”造型展示我们新华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三明代表队不愧为建筑师,设计出了富有特色的集团大楼、天安门、世博中国馆高楼大厦等造型。
此次全省业务技能演练活动,集团上下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调动广大员工求知学技,提升自身素质热情,充分展示集团成立六周年改革成果,大家纷纷表示“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定要把此次业务技能演练活动热潮带回各自岗位,继续开展岗位大练兵,更好地为读者找好书,为好书找读者,为服务集团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做出新贡献。
2010年10月14日、20日,主持集团工作的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朱欣欣、福建新华发行集团副董事长王焕然等领导先后到漳州分公司、龙海分公司、武平分公司调研,视察了各分公司的图书城、中心门市部,看望一线员工,了解情况,指导工作。认真听取各分公司的工作汇报,对各分公司近几年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对各分公司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漳州分公司调研时,朱欣欣同志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要认真做好“十二五”规划,构建科学合理的经营格局。不仅要有本公司的发展战略,而且要有全市的发展战略。战略思想和目标要清晰。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内外部环境,充分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加强单位形象建设,扩大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形成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同时,以人为本,加强内部管理,上下团结一心,做到“单位科学发展与个人全面发展和谐统一”。三是事业要发展,眼界要更高,胸襟要更宽。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发展要把握好节奏,要有可持续性。在武平分公司调研时,朱欣欣同志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做强做大公司各项事业。二是改善民生,着力提高职工收入,让改革成果惠及全体员工,激发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推动分公司事业发展。三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高起点谋划好分公司“十二五”规划,确定今后五年的事业发展方向。四是在多元化经营方面拓宽思路,做好“红土地”文章,努力为分公司多挣钱、挣大钱。
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在“形象建设年”活动中,龙岩分公司党支部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分公司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以“二个承诺”为抓手,以做实、做大、做强传统图书产业,拓展新兴文化产业为目标,全面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一是抓好支部承诺。分公司党支部针对自身实际及其面临的挑战提出应对承诺:以有效的保证措施创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进行承诺;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集中精力抓好经营工作,扎实推进分公司跨越发展进行承诺。二是抓好党员承诺。要求每位党员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和党员意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做出承诺:针对自身的实际,以怎样的姿态投身创先争优活动做出承诺;如何结合岗位特点和要求,落实“五带头”做出承诺;以怎样的具体措施争当优秀共产党员做出承诺。分公司党支部把“二个承诺”张榜公布在学习宣传专栏上,接受员工评议和监督,确保“二个承诺”有评议、有监督、有落实,不走过场,不留于形式,有效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9月1日至30日,南安分公司组织员工到农村20所中学、10个边远乡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图书摆摊流动供应活动。一个月来共出动150人次,现场销售图书近2万册,15万多码洋,主要有精品特价文艺科技图书、各学年教辅读物以及部分音像制品。通过开展图书下乡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学校的师生读书、用书问题,满足了学校师生、农村读者的精神文化需求,对提高农村读者文化素质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