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农村图书发行网点建设调研报告

作者: 新华发行集团 |发布时间:2008-07-24 00:00:00

编者按:作为我省农村图书发行网点建设的新模式,南平分公司在寻求新形势下农村图书发行工作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5月22日,福建新华发行集团南平分公司与延平区委宣传部共同召开了延平区新农村图书网点建设座谈会。福建新华发行集团有关人员参加了座谈会,并实地考察了各乡镇发行网点。以下是参加此次调研活动的集团图书与音像中心业务员张宇风同志撰写的调研报告,有一定的见地。我们希望刊发这篇文章,既让更多的人了解南平农村图书发行模式,也倡导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思考,多提建议。

一、南平市农村发行网点的情况

05年以来,为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好地服务“三农”,解决农村群众“看书难、买书难”的问题,在南平市委宣传部的指导和集团公司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南平分公司在人口集中、交通方便、经济文化较发达、辐射面广的乡镇陆续建立了17个发行网点,经营面积达400平方米。同时,对没有设点的地区定期组织流动供应,送书下乡。截至2007年,各农村发行网点累计发行图书9600册,码洋9万元。开展流动供应198次,558人次,销售图书30万元,极大地方便、满足了农村群众学习、阅读需要。

南平分公司在对农村发行网点服务和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针对各经营户多是当地村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缺乏图书发行工作经验的现状,南平分公司成立了专门的服务、配送人员,积极为经营户们提供专门的业务辅导,帮助他们了解图书,提高对图书发行工作的认识,提高发行水平;定期召开经营户座谈会,总结各网点好的发行经验、做法,互相交流,共同提高;表彰先进网点,扶持重点网点;开展农村读者需求调研,定期配送适合农村需求的图书;开展图书预订、邮购业务;按月发送农村新书信息,切实保障各网点的货源供应。

南平分公司在做好现有发行网点管理的基础上,还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方式发展新网点,其中有代销点、连锁店,有的进入农村超市,有的跟供销社联营,有的和个体户合作。规模不等,大的有十几平方米、小的只有一个柜台,还有农村图书推销员等,这些网点都有统一标识,纳入统一管理,要求做到店堂整洁,图书陈列规范有序,指定专人管理。

南平的农村发行网点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同时兼营文化用品、玩具、生活用品等其它品种,并且在图书经营上允许多渠道进货,采用各种营销方式,灵活经营,此举既方便了当地读者,也让经营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使得网点可持续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长远社会效益与目前经济效益的矛盾

南平分公司为农村发行网点的建设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各经营网点也有一定的经济收入,虽然从长远上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读书风气的培养形成,农村的图书市场前景是广阔的,这些网点的设立将来必定会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但目前却使南平分公司产生了较高的费用,单纯从经济效益上看,负担较重。因此建议集团总部在现阶段应该为农村网点的建设提供资金、政策的支持,以提高各分公司建设农村发行网点的积极性。

2.加强管理和灵活经营的矛盾

为了让各个网点能够生存发展,南平分公司允许各网点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自主进货,灵活经营,这种经营模式在目前是合理、必须的,促进了网点建设的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隐患,比如如何保证各网点提供图书都是优秀、正版的,营销方式是否合法?以及经营户的诚信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书店加强管理,以维护书店的信誉和利益。因此现阶段在允许经营户自主进货的同时,应该对其从别的渠道进货的品种,特别是教辅读物进行严格把关,登记、甄别供货渠道,跟踪、反馈图书流向,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消除影响。同时,建立经营户及供应商的诚信档案。

3.农家书屋和经营网点的矛盾

由于农家书屋是免费赠送阅读,经营网点是卖书收费的。目前南平的农村书屋和经营网点都是分离的,有一定的矛盾。今后应该探索农家书屋与售书网点相结合的服务经营模式。农家书屋有相对固定的读者群,便于培养读书氛围,及时了解读者需求,但新书更新慢,书源有限,如果书店能在农家书屋开辟售书点,及时提供新书信息,做到免费看书、租书、售书一条龙,走以书养书的发展路子,不失为一条较好的自我发展之路。

4.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在南平分公司卓有成效的工作下,南平已初步搭建起农村发行网络,但如何巩固和发展这些网点,才是今后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目前各网点大多存在经营规模小、品种少、生存困难、经营户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这既有当地农民收入低、图书价格高、没有读书意识等客观因素,也存在我们书店在经营模式、管理方法等方面不适应农村市场的主观因素,因此,在书店经营管理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开展混业经营。针对各发行网点的需求,参与文化用品、生活用品的经营,争取把各网点所有的经营品种纳入书店的经营范围,统一配送、连锁经营,对各网点进行全面规范管理,这样才能增加销售,节省费用,降低成本,提高书店的经济效益。

(2)推广计算机的使用。由于各网点规模小、陈列品种少,不能充分满足读者的需要,我们要发挥集团的规模优势,通过电脑网络提供丰富的图书信息、货源目录,开展网上购书。把网点建成集团在农村的窗口,让农村的群众知道不是以往单一的网点为他们服务,是整个集团在为其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

(3)要拓展图书经营品种。不仅要有科技类图书,还要有适合农村阅读的少儿、生活保健、法律、教辅、工具书等,满足读者需求。

(4)支持鼓励经营户开展营销活动。如组织特价书展销、农村学生的读书活动、征文比赛等营销活动,营造读书氛围。让各经营户参与书店的各项活动,提高经营户在当地的影响力、知名度。(张宇风)